——能礦錳業第九批合理化建議表彰側記
“少投用氫氧化鈉,加復合堿處理污水,這招還真管用,不僅解決了污水渾濁和錳離子超標問題,每年還節約雨水收集池污水處理費70余萬元……”
“通過提高離心機轉鼓溫度,調整內轉鼓與篩網間隙,解決了硫酸錳易粘結轉鼓篩網,推力盤不易清理物料,離心機振動大頻繁停機的生產難題……”
這是近日能礦錳業干部職工議論得最多的話題。經筆者現場了解,在能礦錳業第九批合理化建議表彰會上,“處理污水降低成本增加處理能力”“雙推離心機改造”“焙燒車間焙燒爐冬季溫區溫度控制工藝”三個合理化建議獲一等獎。
據了解,2021年7月,該公司污水處理站職工麻志偉認真分析,發現雨水收集池里的水PH偏低,若全部使用氫氧化鈉調節PH不僅成本高,并且水中大量硫酸根離子無法去除,污水治理難題長期困擾著站里工作。為此,麻志偉向公司提出了“采用氫氧化鈉與復合堿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和效果”的合理化建議,通過該廠工程技術中心小試和中試,進一步論證了該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學性。經現場實施,采取少量投放氫氧化鈉去除污水中的錳離子,加復合堿調節污水里的PH,且污水的混濁度大為改觀。同時,經測算,該項合理化建議可年降污水處理費70余萬元。
筆者在走訪中了解到,去年10月,該公司新能源材料分廠硫酸錳成品車間2臺雙推離心機運行振動大、不出產量,急壞了黨員高級工程師李建平,他每天蹲守在離心機旁觀察,發現硫酸錳結晶物因粘性大,脫水后逐漸緊附在離心機外轉鼓篩網形成搭橋,離心機推力盤不能將硫酸錳推出,后出來的稀料不能正常脫水,導致離心機振動大,也造成外轉鼓與外殼摩擦冒火花,每班要停機清料3、4次,每次停機20分鐘,造成高純硫酸錳每天減產近15噸。為此,李建平提出雙推離心機改造合理化建議,得到公司領導及分廠領導論證認可。10月9日、11月3日先后通過接蒸汽管加熱離心機外轉鼓,在主軸上加墊片外移內轉鼓,實施1號、2號雙推離心機改造,改造后2臺離心機運行正常。改造前2臺離心機每月分別耗用3副篩網,改造后1號離心機僅換了1副篩網,2號離心機改造后未換篩網,每月節省篩網備件費7萬余元,解決了高純硫酸錳減產250余噸的困局,綜合創效近百萬元。
該公司總經理楊啟奎介紹,第九批合理化建議共收到30個建議,有24個建議獲獎,涉及提質提產、降本增效、設備改造、安全環保等5個類別,共取得經濟效益500余萬元。此次合理化建議呈現“五個之最”,是歷年歷次取得經濟效益最多、解決生產難題最多、建議質量最高、建議涉及面最廣、收到建議最多的一次。
另據該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肖居廣說,此次合理化建議征集與表彰,是能礦錳業長期注重傾聽職工心聲凝聚發展偉力的具體體現,也是公司黨政班子團結帶領干部職工深挖內潛的客觀反映,更是公司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、賡續紅色血脈的真實寫照。
(通訊員 甘孝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