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記能礦錳業黨員高級工程師李建平
今年初以來,因天氣冷,入爐礦石濕度大,兩臺冷渣機僅有1.5t/h烘礦量,且不能持續烘礦,只能用鏟車直接上礦石,時常產生上料系統斗提機脫軌、高壓輥磨機堵料與跳停等一系列生產痛點,滿足不了焙燒系統日需90余噸礦石供應。能礦錳業多次召開專題會議,最終確定新型滾動式烘干機改造方案。
2月料峭春寒,焙燒烘干機安裝調試現場熱火朝天。作為能礦錳業高級工程師的李建平同志,有著近23年黨齡的他,秉持勤奮鉆研、精益求精、無私奉獻的工作態度。他發現滾動烘干機1號、2號皮帶支架安裝不正不平,且皮帶不在一個水平線,易造成皮帶跑偏劃壞,針對這一問題,他立即向裝備能源部與施工單位提出整改建議,得到認同后,立即進行整改。針對烘干機運行轉速超37赫茲時,烘干機振動大,容易造成電機燒、電機地腳斷裂。為此,李建平提出將烘干機運行參數調至35赫茲的建議,有效解決了電機燒損、地腳斷裂等設備問題,為焙燒系統烘礦創造了積極條件,4月份二氧化錳、高純硫酸錳分別實現產量1517噸、1416噸,產量創歷史新高。
目前,針對烘干機廠家設計不合理,致使烘干機出口收塵不理想、入口水汽大,汽灰易在葉片上結垢,導致收塵風機和電機運行存在隱患,也影響現場文明生產。他提出了下一步技改方案,在烘干機出口安裝負壓收塵器,解決收塵效果不理想的難題;將烘干機收汽口由側面改在正上方,以解決烘干機收汽口水汽大問題,從而保障烘干機運行率,最大限度達到12t/h的設計產能,滿足2臺焙燒爐同時生產焙燒粉需要。
筆者深入了解到,在新能源材料分廠工作近2年來,李建平排查設備隱患故障30余項,獲能礦錳業合理化建議一等獎2項、三等獎2項,組織焙燒工藝、三段凈化工藝等多項設備運行調試,扎根生產現場設備隱患“診療”處置,有效解決制約生產的設備“痛點”,凸顯了一名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讓黨旗在生產一線高高飄揚、黨徽在設備技改現場熠熠生輝。
(通訊員 張興 甘孝劍)